发文时间:2016-10-25 浏览次数:806 【字体:大 中 小】
(通讯员 赵宝巾 杨纳名)
“我现在从备课到板书再到多媒体的运用,都非常得心应手了,站在讲台也更有信心和底气,这些都得益于微格教室里‘小先生’的经历。”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教师程光由衷感叹。
今年刚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的程光,在校期间接受了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训练,才有着现在这般自信。
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是师范类高校的教育使命。西北师大通过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培训,板书与规范汉字书写,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班级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等六大模块的训练,对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训练实现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推动教师培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思考
如何培养不落伍的新教师
“我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小学老师。”“缺少专业教师指导,培训管理不够严格,学生比较散漫,很难在专业能力上有拔高性的突破。”西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高萱等同学忧虑于在现行的教育方法中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成长。
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一直在关注和质疑声中常谈常新。它不仅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质量的拷问,更关乎着基础教育的发展。
于是,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成为了时代“充满希望的信号”。
为适应新形势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解决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课堂训练不足、实习前基础能力欠缺等现状,西北师大启动“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训练计划”,以“整体规划,分层推进,学生为主,突出实训”为原则,利用周末时间,在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实验中心及部分多媒体教室,分年级、分阶段、分项目对1—3年级全体师范生进行从事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
“我原以为自己完全可以驾驭课堂,但当真正进入课堂,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创设、教育教学活动、家园共育……这些在课本上见过并模拟实践过的内容,实实在在地成为教学一部分时,作为参与者和主办者,我还是感觉到了差距。”曾先后在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平台参加各种能力训练的学生梁笑,经过整整一学期的实践教学,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通过实践证明,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就是一个连续性、全过程、不断实践以及不断反馈的系统工程。
行动
六大模块“充电”专业能力
“从大一的基础积累到大四教师教育技能的展现,从最初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项目到大四的教育实习,我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一步步成长起来。”西北师大文学院学生赵志杰甚是认同学校开展的“六大模块”教学模式。
从大一开始,赵志杰就接受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和板书与规范汉字书写培训;大二时则接受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训练;临近实习前,大三的她又集中接受了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和班级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培训。这些培训,不但使她在实习岗位上自如从教,而且还使其在实习学校教育教学评等工作中好评如潮。
“一口普通话,一笔好字,一肚子学问,一表人才,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该校副教授许琰说,在她读书时,老师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当下,该校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构建起集课堂教学、课外培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及全面提高为一体的教师专业能力训练体系,不但架起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而且有效地缩短了学生的成长时间。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西北师大实习支教的地方。2008年以来,该校已有17批近2500名师范生赴疆实习,有效缓解了阿克苏地区教师短缺、师资结构不合理状况。“教学能力强,教案书写规范,教学思路清晰,擅长互动式课堂活动。”这是支教地区给予西北师大实习生的整体评价。
截至目前,该校共有4万余名师范生接受“六大模块”系统培训,并在实习和就业应聘中显现出较为明显效果。该实践课堂开创了整体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模式。
创新
“小先生”制联动教学与学习
课堂教学能力关涉到教师在课堂中如何确定自己的权力和责任,如何协商和控制教学知识。
实践性知识的获取与理论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通过教育实践形成,而非通过教育理论学习获得。
为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切实让师范生“练”就专业能力,西北师大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自主、自助”的“小先生”制。
每个周末,西北师大全天开放40余间微格教室,每个教室里都会有一名本科生作为“教师”,带领15名左右学生,井然有序地开展 “课堂教学”。这些“教师”,就是导训员“小先生”。
雷作安作为“小先生”,负责的导训项目是“班级活动组织与管理”,培训对象都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课堂上,“学生”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刁难”他。在你来我往的参与式互动和剑拔弩张的热闹讨论中,小组成员都受益匪浅。
“导训课堂上,每位导训员都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训练的组织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讲解者。小组成员能自觉参与其中,并享受内在乐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担任导训员的艾子涵同学深有体会。
通过对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分阶段、有重点培养与训练,师范生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教学研究等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方面得以有效提升。
同时,西北师大还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对全校师范生在三年级时统一安排进行微格教学培训,并要求所有师范生微格教学培训时数不得少于10学时。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小先生”在该校整个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但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担负着如何带领小组共同学习成长的重任,在培训全过程中是小组的管理者。培训期间,小组成员轮流充当“小先生”。培训结束后,导训员还将考核评价小组成员的培训表现。因此,“小先生”制下的学生既是教师也是学生,导训员和小组成员之间平等交往,共同探讨学习,形成一种开放式课堂教学。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还需要注入更多“活力”,才能使实践大课堂真正“活”起来。
▶ 校长观点
刘仲奎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
促“学习者”向“教育者”蜕变
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则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和核心任务。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的变革,呈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和“技术导向”向“学习导向”的转变。作为师范大学,更要适应这种转变。具体到人才培养上,就是要让每一名师范生实现从“学习者”向“教育者”的蜕变。
基于这一理念,西北师大连续实施了六期教改工程。当下,学校围绕学生成长这一中心,依靠教师发展这一根本,突出教学重心,在师范生培养上通过实施以“六大模块”实践训练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建立课程、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策略,立德树人,固本强基,在课堂大实践中,全面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通讯员 赵宝巾 杨纳名)
来源:《中国教育报》第06版 高等教育 2016年10月17日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10/17/content_46446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