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木铎学堂

师范院校要“名至”更要“实归”

发文时间:2017-04-17        浏览次数:719         【字体:    

近日,一则“师范院校不更名不脱帽”的消息成为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高校圈热议的话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不久前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教育部党组会议已通过“‘十三五’期间我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和课程,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管理部门的声音可谓是对长时间以来师范院校更名和转型论争与纠结的一锤定音,也让日渐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忧心忡忡的人们似乎看到了新的契机和希望。

教育管理部门之所以用行政方式规定“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绝不是简单地为师范院校保留其名,而是由于“更名、脱帽”已成为许多师范院校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由此产生的巨大问题已经威胁到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稳定。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我国封闭、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被打破,师范院校纷纷寻求和拓展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通过综合、整合等方式寻求各自的转型路径。这就使那些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稳定保障的师范院校在进行升格、合并、转型以后,不仅院校校名中已经难觅“师范”二字,而且热衷于建设一大批非师范类专业,忙于升格和扩大学校规模,以拼命跻身综合院校之列,进而“名正言顺”地削弱了师范教育的传统与优势,模糊了教师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定位,缺失了保障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这不仅背离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初衷,也损害了高水平、高素质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 所以,要求师范院校“不更名、不脱帽”,专注专心于“师范主业”,是关系到我国庞大的基础教育优良师资保障的重大问题。

当然,不许师范院校“更名、摘帽”的规定,仅是从制度上扼制教师教育危机性问题蔓延和加重的举措之一,其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师范院校在科学意义上的转型改革,培养时代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师。所以,国家要围绕师范院校“不更名、不脱帽”的要求,认真反思和研究为什么有那么多师范院校“想更名、要脱帽”,进而提出明确的发展思路和配套措施。从这些年师范院校发展变化的现实来看,师范院校之所以想去“师范”之名,归根到底在于教师教育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未能为师范院校提供坚实的发展保障。例如,师范院校改名后就能获得更多的经费和生源;师范院校毕业生要和综合大学毕业生一起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规定,从制度上淡化了师范专业的师范性;全国每年平均培养大约65万师范类毕业生,但需求量只有25万,这种供需严重失衡与无序现状,也会导致师范院校退出“师范”而另谋出路。这些现实都说明,对师范院校的“更名、摘帽”问题不能一限了之,而要思考和研究如何从政策、资源上保障师范院校坚守师范主业?如何激励和促进师范院校真正改进教师培养的机制、模式和课程?如何化解师范院校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制度性问题?如何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如何科学规划和引导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师资供需关系中寻求突出师范特色和优势的发展路径?此外,还要用系统思维去研究事关师范院校发展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建构和优化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社会大环境,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促进师范院校坚守初心、保持定力、恪守使命。

名者,实之宾也。师范院校“不更名、不摘帽”的“名至”还要通过真正能为国家担当培养优良师资重任的“实归”来体现,否则,又会倒向徒有虚名、有名无实或名不副实的境地。 而要实现“名至实归”,除了国家基于政策、制度和资源的推动和支持外,作为师范院校也要主动有为,应依据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师范生实践教学要求等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不断寻求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恪守师范教育的传统和精神价值,借力和借势多种优质资源突出师范特色和优势,培养高质量的师资,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新途径,这才是“不更名、不脱帽”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