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时间:2018-04-02 浏览次数:223 【字体:大 中 小】
2018年3月29日晚,由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中和集团、社科处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哲学沙龙——中和论道”第三十六期在我中心举行。本期主题为“儒家祭礼的意义生成”。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贺更粹博士主讲,张美宏博士主持。副校长李朝东教授、哲学系朱海斌博士、思政系牛正兰教授以及各位教师、学生共百余名哲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论道伊始,主持人张美宏博士指出,清明将近,扫墓祭祀,缅怀先人是我们的优良文化传统,并以袁枚的《祭妹文》引出了此次报告的主题。贺更粹博士在讲座当中首先言明了祭祀所具有情感宣泄和礼仪承载的功能,并以《礼记》、《论语》为依据,从祭祀的社会功能、祭祀的原则以及祀典的设置这几个方面对祭祀的意义生成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在阐述祭祀的功能时,她认为儒家不仅重视祭祀中个人内心修养与外在礼文的协调,以及祭祀对于一个人德性的培养,而且非常重视祭祀的群体教化功能,所祭鬼神是否真实存在倒在其次,始终追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论道最后,张美宏博士总结到,此次学术报告和讨论可谓尽善尽美。我们不否认西方价值原则的绝对性和普遍性对人类文明构成的贡献,但是它在今天面临着来自内部多元性的挑战,其多元性构成了一种普遍性格局。而儒家的价值理想具有经验性和世俗性的同时兼具有可信与可爱的特征,并且作为一种从未实现完成的价值理想,它一直引导着国人,让我们在今天有所展望。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