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时间:2019-03-17 浏览次数:114 【字体:大 中 小】
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教育》杂志 | 作者:吴晓球
摘 要: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与关键,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指标。新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然而,在实践领域,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尚未落地生根,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滞后等问题依然严重阻碍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现代大学应摒弃功利化思想,坚持四个“三位一体”、四个层次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新、业、育、融、圈”五字方针,同时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上四个方面齐头并进,方可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远见,能够明辨是非,具有正义感、责任感的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大学责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我国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纲要为现代大学责任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求企业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来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要求高等教育系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引领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挑战,使现代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现代大学的期望值日益提高,这也对现代大学提出了新挑战,提供了新机遇。
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更加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这也使得现代大学肩负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更加重大。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类型社会组织而独立存在的理由与价值,而现代大学责任的核心功能是创新人才培养,即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创新人才。现在创新产业、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通过创新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大学之大,在于其包容并济,培养了无限个性化的年轻力量、创造了无限社会永续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改革方面经历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现代大学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研究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以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培养模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的人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应固本强基、精准发力,将学校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一种环境和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帮助学生学习未来创业的本领,为学生将来创业发展打好基础。一语概之,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现代大学责无旁贷。
坚持四个“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系统推进
高校应把创新视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首当其冲的题中之义,施行四个“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理念,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打造创业能力。
1.坚持教材、教学、教师“三位一体”
教材建设应进一步强化。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教材建设是现代大学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教材的编写、出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此,高校应正视教材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推导、知识更新慢、缺乏创新因素等缺点。为达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材实际编写过程中,应根据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充实到教材中去,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承,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应该能够跟踪相关知识前沿发展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
教学方式应进一步改革。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挑战,并使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传统黑板授课方式的基础之上,现代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借助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以更好地展现课本内容,延伸相关信息点。试想,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新鲜解渴,信息量大,能够使学生的多重感官受到刺激,从而更加利于理解、突破难点,强化重点,提高效率。先进而鲜明的知识储备无疑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
教师能力应进一步提升。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是关键。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教师基本都具有很高的学历,学术水平已达到一定的层次,但是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最新的社会发展现实联系起来的教师仍数目有限。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点,只有建立一支无论科研水平还是教学水平都过硬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从这一点来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同样任重道远。
2.坚持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价值引领作先导。大学应注重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强调以德为先,突出承担使命、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同时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大学生不能都去报考公务员,不能都去做思想家,必须有青年人站出来做创新、寻创业,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能力培养是重点。目前,高校教学系统对大学生的考核,多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而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和考核方式重视不足,完全或基本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薄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本质是育人兴国,其要义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的能力,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和创新的能力。
知识传授奠基石。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科专业教育。高校应把创新人才培养融入学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更加重视改进学科专业设置和知识传递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扎实、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知识,方能具备创新能力,并最终能够在某一领域具备创业本领。
3.坚持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三位一体”
创业教育启发意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对应的要有大众化的创业教育。身处信息社会当中,现代大学应顺应目前蓬勃发展的“创业+互联网”大趋势,通过创造机会、提供空间、筹措资金等方式,为有意愿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机会,给予支持。
创业训练磨练能力。在意识启发、精神提振的基础上,大学可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通过开展“创业之星大赛”“创业引领计划”“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训练活动,锤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孵化企业。针对拥有优秀项目且创新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高校可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等场所,帮助学生开拓创业空间,配置创业资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支持。
4.坚持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精神勃发,为创业提供动能。创意是创新的载体。创业是创意的实践起点,思想要转变成行为,才能有效改变世界。强调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是高校深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特色路径。
坚持四个层次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分层分类,有序推进
现代大学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层次,着力构建涵盖四个层次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面向有创业意向学生的“系统教育”、面向有创业目标学生的“重点教育”以及面向创业实践学生的“实践教育”四个层次,打造“入门—通识—专业—行动”递进衔接的课程体系,逐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通过入门普及教育,激发创新思想
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大学应摒弃功利化思想,不断结合新的形势深化综合改革,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制度,面向全体学生,应以知识教育为主体内容,以培育创新精神为教育目标,启发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想。
2.通过通识基础教育,奠定创新能力基础
此阶段应以课程教育创新和创业指导为重点内容,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把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对于那些有强烈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系统地提供创业有关知识,鼓励其参加各类创业指导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为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知识储备。
3.通过专业创业教育,重点提升创新技能
高校应加大对创新教育的投入,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基金,落实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资金,鼓励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面向有明确创新意愿且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开展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训练活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能力训练教育。此阶段,以创业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
4.通过行动实践教育,协助项目长远发展
现代大学应不断结合新的形势深化综合改革,将创新人才培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双创”教育体系。应适时、适度地为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开绿灯、清路障”,以确保和扩大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面向具有创新意识,且采取创业行动的高校学生,为他们提供创业孵化平台和政策支持,重点在于通过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实践指导,加快孵化速度,支持帮助项目长远发展。
“新、业、育、融、圈”五字方针,相辅相成,协同推进
现代大学应通过组织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普及创新创业知识;组织开展创业训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创业企业孵化;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公共平台,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圈等途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总体而言,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思路可以被概括为 “五字”方针,即:“新”“业” “育”“融”“圈”。
1.“新”,创业的基础是创新
开展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寓创业于创新,以创新促创业”。现代大学应从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机构设置等方面逐步完善,推陈出新,完善相关工作管理与服务制度。
2.“业”,学业、就业、创业、事业“四业并举”
创业不仅仅是创办企业,更要学业、就业、创业、事业“四业并举”。要为学生创造人生的多种可能性,高校对于有意愿创新创业的学生,通过提供空间、筹集经费给予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孵化思想,不必强求一定成功,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3.“育”,现代大学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工作中心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活跃的、开放的教育环境。
4.“融”,应把创新人才培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应不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育平台的融合、注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融合,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5.“圈”,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圈
现代大学可以大力开展以提高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如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举办激发创新思维的交流论坛;开展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让学生了解到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动态,比赛更能让学生的意志力得到锻炼,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勇于创新的校园环境。高校可采取多方举措,从多个方面着手,集全社会之力,构建创新创业学科圈、要素圈、校友圈,从而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圈。
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1.确立认识,清除陈规旧律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人才、设备、资金和政策投入等方面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层面的关注与支持。从顶层设计方面,现代大学应确立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从完善人才制度等方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发展、成长的有效研究体系出发,及时清除阻碍创新人才发展的陈规旧律,搭建平台、拓宽道路、营造环境,从而实现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物的目的,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深入调研,汲取先进经验
现代大学应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智库作用,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组织科研骨干和多方力量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工作、创新意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广泛学习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相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分析大学生创业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广泛吸纳国内外创业教育理论前沿成果。应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国际名校合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联通师资、教学、实习与实践的功能,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全链条”培育。
3.重点关注,提出咨政建议
现代大学在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过程当中,应重点关注大学生对于创新知识理念的接受状况,结合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现状,较大范围地挖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典型案例,分析影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着重从政府、高校和社会不同层面提出促进高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建设性建议,针对性地指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为深入推进和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力求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良性发展。
结语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会议时表示,人才政策方面手脚还要放开一些,要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他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这就要求我们要从顶层设计方面推进人才工作政策创新,进一步打破陈旧的条条框框,把现有的人才红利充分发挥出来,使之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梦的实践者,高校青年人在“双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代大学生有能力,也应当成为创新人才的主力军。现代大学必须基于当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理念做出有效调整。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坚持,不断探索。(作者吴晓球,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参考文献:
[1][美] 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33.
[3]唐国华,江丽,李晨韵.大学书院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J].教育观察(上),2016(7):4-7,103.
[4]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63-66.
[5]周丽,李敏.基于创新型人才需求的高校教育改革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5):139-141.
[6]严隽琪.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求是,2013(6):44-46.
[7]骆艳洁,麦云飞,王蕾.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