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时间:2019-07-02 浏览次数:239 【字体:大 中 小】
文/文学院 杨兴丽
6月27日下午,学校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新入职教师“科研与生涯规划”交流分享活动,历史文化学院刘再聪教授、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姚晓军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李建真副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活动由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高年教授主持。
韩高年院长详细介绍了学校科研体系及各学科科学研究发展情况。他说青年教师要在科研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就要先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入手,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做有心人,把握好项目申报时间,平时要多关注学校网页、科学研究院网页、西北师大科研在线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的科研项目申报信息。如果大家留意的话,会看到几乎每个月都有可申报的项目。项目申报没有捷径可走,申报过程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选题是不是有学术价值、论证是不是科学严谨,都是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只要老师们思想上重视、准备充分就会有收获。韩高年教授以自己的教学科研经历来勉励新入职教师,希望青年教师把握好博士毕业之后这几年的黄金时段,用心用力,潜心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刘再聪教授特别强调入职初心,提到做好本职工作是立身之本,取得进步是践行使命之本。刘老师希望新入职教师珍惜岗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学术素养,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善为人师、好为人师,要有崇拜教师职业的高尚追求。刘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学习成果、科研心得:一是要有一颗平静的专业心,贵在坚持;二是不能跟风,必须有自己稳定的研究兴趣;三是依靠平台成长,需要良好的科研平台、团队做为依托。鼓励新入职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早出成果,毕业后最初五年是打基础、出成果的最佳时期,是走向学术科研独立成熟的关键时期,了解国家需求、学校政策,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和发表成果。
李建真副教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提醒新老师做好心态调整,自力更生,贵在坚持。在讲述过程中李老师展示了他自己做的5代斑马鱼鱼缸,还有他的学术成果,如一年发了6篇SKI,申报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目和报告成果。在提到研究方向选择时,李老师提了三个建议,一是专业延续性,他自己硕博都做鱼的研究,甘肃干旱,他就选择了甘肃的鱼继续做研究;二是找一个原创性强的方向;三是研究方向接地气,做一些服务地方建设的项目,支持力度也会很大。李老师近几年选择研究甘肃特色虹鳟鱼,在全国数据中甘肃占20%,还研究黄河极边鱼扁咽齿鱼,这是濒危鱼类,致力于鱼类暖巢干细胞体外培养,对于濒危鱼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李老师建议新教师积极改善微环境,热爱学校,寻找志同道合者,积极参与学院、学校和领域内的学术活动,多方受益。
姚晓军教授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和大家做了分享,指出教学是传播知识,是生命的延续;科研是探索未知,是人生的闪光。提醒新教师不要做注水的科研,科研需要聚焦、发散和兴趣,聚焦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散是发现美好,兴趣是动力源泉。姚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用科研故事和案例展示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职业成就感,激励了青年教师。
活动最后,广大青年教师还就论文发表、研究课题凝练、不同学科专业合作发展等问题与几位专家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