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木铎学堂

张俊宗:以立德树人构筑中国大学自信

发文时间:2019-08-24        浏览次数:109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大学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信念基石和内在驱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体现和战略支撑。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中国大学到底何以自信,其根基、关键和底气何在?“四个自信”如何才能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这不仅是当前构筑中国大学自信面临的重要理论命题,更是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积极回应、作出回答。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纵观大学发展史,尽管其职能随社会发展不断拓展,但培养人才的核心使命却始终未变。可以说,大学之所以赓续至今、基业长青,究其根本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价值观、使命观。高等教育功能越是多元化,大学社会职能越是多样化,就越要坚守培养人才的本分和初心。如果偏离了培养人才这一本质属性,或未能很好地履行育人职能,大学将名存实亡。强调立德树人这一大学根本任务,不仅是对传统大学理念和思想精髓的传承,更是对大学核心价值的正本清源和理性回归。“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敬畏育人、初心不改,大学才不会舍本逐末、迷失方向,构筑中国大学自信才有现实可能和牢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立德树人不仅是高校立身之本,也是大学人才培养之本。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要“育才”,使学生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但更重要、更深层次的任务和目标是“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欲成才,先成人;要树人,先立德。“德”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价值引领和导向功能,决定着树人的正确方向。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其知识再多、能力再强,也无法成为合格的人才。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之本,是我国高等教育在长期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创新,不仅符合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特征,更是我国在大学人才培养领域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中国大学自信的关键在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自信,必须首先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大学立德树人到底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所谓“立德”,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特别是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德”,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谓“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撑和接班人队伍。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也是中国大学自信的关键所在。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特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狠下功夫。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坚持立德树人,不能把“育人”等同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身心健康教育;不能把考分高低、证书多少等“智育”因素作为人才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这些误区导致的后果就是教育趋向功利化、世俗化,出现大学生“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现象,这非常值得我们警惕和警醒。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比它的规模大小、学生数量多少,关键要看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是不是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纵观世界著名大学,普遍都把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人才作为核心办学理念。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亟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味着我们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意味着我们需要造就一批批能够担当社会主义建设责任、参与全球治理、引领世界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一流人才。因此,只有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学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才称得上是真正充满自信的大学。

  培养一流人才必须坚持教学中心地位。“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在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直接影响到高校育人职能的全面发挥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表现在:高校排名、升格更名、专业设置、学位点审批等重要事项偏重科研成果,造成高校各种资源向科研倾斜,教学主体地位相应弱化。教师的职称晋升、薪酬奖励、荣誉获奖等与论文、项目、专利等科研指标直接挂钩,造成不少教师对科研过于偏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逻辑起点,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如果大学迷失育人初衷,评价激励机制倒向科研,其后果就是学生得不到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人才”就有可能沦为表面文章。因此,树立大学自信,培养一流人才,必须做到育人为本、教学优先,在致力于一流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中展现中国特色、形成中国模式、贡献中国方案。

    以中国大学之自信彰显和增强“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和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量在青年、希望在青年、未来在青年。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相结合,将信念追求同社会需要和人民利益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才能凝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把广大青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中国大学自信的根基、底气等问题,与“四个自信”向中国大学自信的转化,两者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统一于立德树人这一大学的核心使命,这既是大学教育性和价值性的内在要求,又充分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筑中国大学自信,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未来中国的大学,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占据世界人才培养制高点,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简单模仿和照搬西方模式培养不出真正的世界一流人才,我们必须要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和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人才培养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伟大成就和坚定自信,是大学立德树人的政治基础、经济支撑、制度保障和文化底蕴,为新时代中国大学自信提供了丰沃的精神土壤和强大的力量支持。因此,构筑中国大学自信,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血脉,将人才培养放在国家发展需求的大背景中去考量,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去谋划,放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去实践。通过思想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教育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人才培养之路,以立德树人构筑中国大学自信,以中国大学之自信彰显和增强“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