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木铎学堂

把好未来教师师德培养的第一道关

发文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137         【字体: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引导教师不断涵养高尚师德,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然而当前高校德育仍面临诸多实践难题:课程思政如何有效实施,教师德育能力如何修炼,评价机制如何优化,师范院校如何培养“仁师”,等等。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创办首届“新时代德育模式创新论坛”,邀请全国德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全国师范院校教育学院院长代表、教师代表200余人,共同探讨并提炼新时代立德树人德育模式的新理念、新范式和新方法。

课程思政从“附加”走向“融合”

课程思政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浙师大德育理论研究所所长李建华教授说:“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把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等同于思政课程中的‘思政’,把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与专业课程简单对接,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部门工作’任务化,并由此引发操作的套路化、育人的空心化、效果的形式化等问题。”

李建华以著名的苏格拉底命题“知识即美德”来阐释课程思政,他认为只有让知识回归美德才是课程思政的根本出路。课程思政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核心,借助各学科知识来构建更加全面、系统和广阔的思政知识体系,通过鲜明的美德指向和完整的思政知识来涵养个体完整的德行。

实践课程思政,不是要否定其他课程既往的育人成绩,而是要唤醒和提升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

“课程思政应该从‘附加’走向‘融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研究所所长蔡志良教授认为,德育不能脱离具体课程教学而进行,只有与具体教学内容、过程有机融合的德育渗透,才可能是学生养成美好德性、践行美善德行的有效途径。他提出,融合型的教学应具有以下特点:德育任务源于课程教学目标,德育内容与课程内容相融通;德育方法隐身于具体教学活动,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教授也认为,教师要用德育温暖课堂,用课堂传授德育。“越来越丰富的教学方法、越来越科技化的教学工具,不一定是课堂的出路,而人性的温暖可能是课堂的一条归路。”课堂需要融入情境,渗透情感与人性关怀,才能真正发挥育人作用。而课堂的温度源自于师生关系,“最不能丢掉的不是老师的教学技能,而是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在教育教学和课堂管理活动中营造积极的价值氛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表示,面对教学中的价值观分歧和冲突,教师更应发挥主导作用,抓住冲突所造成的价值观学习机会,鼓励深度交流和对话,培养学生健全的价值体系。

教师德育能力也需修炼升级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千百年来,中国社会一直保有“贵师重傅”的优良传统,将尊师重教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起来。而对于今天的教师而言,德育能力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

“教育教学中,教师不是人格缺位的,很多价值观教育是通过教师的人格示范来完成的。”石中英教授认为,在课程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应主要依靠四种途径:人格示范、知识涵养、方法支撑和评价引领,而人格示范是排在首位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观修养,做学生价值观学习的好榜样。”

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上,我们也曾经走过一段弯路。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指出:“教师的绩效有很多是不可量化、难以测量的。而之前量化考核的管理模式遵循的是‘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偏离了高校教师的精神本质。”

进行德育者,需有德的基本素养;善于德育者,需在德的氛围中浸染。操太圣认为,育人者应先育己,教师应做道德的表率。他用洋葱圈模型阐释了教师“育己”的过程:“洋葱圈的核心是教师的使命感,逐层向外依次是自我认同、信念、知识和能力,最后才能产生德育的行为。”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操太圣同时认为,教师德育能力的养成,需要“共同体”的合力:以教育政策给予标准化的约束,在实践中的自我修炼加深对德育工作的理解,以及最容易被忽略的,学校生态给予教师的影响和激励,“学校生态中潜在的机制性、组织性、管理性因素,可能影响着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德胜认为,品格是教师道德领导力的关键构成,也是选择教师的第一条件,“但现实中,品格反而成了最软、最弱的条件,一方面在于技能至上,选老师的时候往往看重候选人的知识水平、学历状态;另一方面即使对品格有所关注,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衡量方法。”他提出应将品格筛查作为选择教师的一个基本政策。

针对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高德胜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培训课程应当重新设计,提升课程的道德感知,将教师的道德品质与道德素养作为培训的一项重点;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出发,聚焦于教师工作中的困惑,通过培训来帮助教师重新思考教育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民主的、科学的方式组织培训,使培训由额外的负担变成教师所渴望的学习机会。

人才培养德为先

“智能时代需要人具有创造力、灵活性,更重要的是要‘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竞争力’,其本质难道不是追求私利?”操太圣教授的质问引发了在场学者的热议,如果德育教育缺位,学生最终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作为“树两代师表,铸两代师魂”的师范院校,更应将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系统地对师范生的师德发展施加影响,把好未来教师师德培养的第一道关。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教授以湖北省8个市16个县的实证调研为样本,对师范生招生、培养以及成效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相比,在教学能力、职业认同等方面存在优势,但与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相比,整体质量下滑,尤其是在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方面。现在的师范生还存在男女比例失调,从教意愿高但实际从教率低等问题。

针对这一研究结果,雷万鹏建议,结合新高考改革方案,改变以分数为主的招生标准,建立“既看分,又看人”的多元化招生选拔制度,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师范大学需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增强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加大教学实践力度,改革师范培养模式,推动师范教育与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

“三位一体”招生是浙江高考改革的一项创新之举,它将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成绩以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并择优录取。其中综合素质测试主要由高校制定方案,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其综测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潜质和综合素质。多年对比下来,“三位一体”考生入校后各方面的表现都要优于“裸考”进来的学生。

“这种招生方式是很好的尝试,考生对教师职业也有更多的认同。”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执行院长温正胞教授认为,多学科交叉学习、双师型课程、以美育为主渠道的创新实践都有利于师范生德育能力的养成。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这是“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常挂在嘴边的话。论坛当天,他的纪念铜像也在浙师大田家炳楼前落成,他留给这所师范大学的,不仅仅是一栋大楼、一座铜像,他的精神激励着师范人以办好中国的教育为己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通讯员 朱慧 姚盼菲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04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改革探索